今年618結束了,但從目前情形看,與過去幾年大家興致盎然不同,今年倒像是相互潑冷水、樹倒猢猻散的節奏。這並不是否認618不重要了,隻是深切地感受到618的玩法是時候變變了。畢竟,連續十幾年的深挖掘,再瘋狂的購物熱情都會消耗殆盡。
今年的618.是去年略冷的雙11的延續,也必將是今年更慘淡的雙11的預演。
客觀說,零售渠道和品牌企業之間的關係已經達到了肉眼可見的“和諧”,雖然不至於完全亦步亦趨,但同呼吸共命運卻是一目了然的。而就挖掘需求的廣度和深度來說,對消費者喜好的研究也不可謂不全麵深透。
然而這一切並不重要,消費消失或說熱情驟減有它內在的規律,所以在既定事實麵前我們不能繼續徜徉在過去的美好中,要認清當前任何手段的刺激哪怕是非常規的強刺激,也很難激發用戶的共鳴,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到這種現象的出現呢?筆者認為,還是家電企業太缺少與年輕人的深度互動了。
並不是買單的人才是家電必需者,是所有家電使用者都是!
很多廠家依舊沿循誰出錢誰就是需求者的思路,落入專攻成年人的窠臼。而渠道呢,一受阻就又開始回頭,繼續撿起低價利器。然而,事實證明,僅憑政策不斷加料是不行的,還需要從多維角度應對年輕人的新訴求。
比如當前有不少企業依舊圍繞一代人使勁薅羊毛的做法就欠妥當,伴隨他們的年齡從小到大到老,這不是深度挖掘,而是營銷乏術。
一個好的品牌植入,應該從其有自主意識的時候就應該潤物細無聲了,而不是憑借價格或活動輪番轟炸。
這兩年,有不少品牌開始追求年輕化,對20多歲的年輕人開始加強宣貫和培養,但客觀說能成功的企業寥寥無幾。問題根源在於這些年輕人其實在更早之前就有自己的品牌主張了。然而,很多品牌卻很少參與到這樣的互動中。
購買發生在20多歲,但思維絕非如此。或許初中甚至小學高段的孩子們,就有了這樣的品牌思維。所以家電消費電子產品不好賣,不是這些品牌不夠努力,而是過多注重銷售,而在前置培養環節缺失了。
同樣的道理反映在產品端上,當這些孩子們覺得沒必要購買家電的時候,才是最大的危機。因為缺少應用場景,不知道這些家電到底能帶給他們什麽,所以就會拒絕接受這些產品,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沒有或者盡少地使用這些產品的環境了。
所以要再度激活618.不能僅靠零售渠道的歇斯底裏,也不能指望追去速成的品牌廠家有什麽新花樣。逐漸走下神壇的電商促銷,需要一個長期主義的抓手,需要營造更多的使用場景,讓更新一代去使用去體驗去認可,這個時間會很長(千萬別抱著收割的心態,因為那麽葬送你的品牌),但是要想家電行業能夠活得長久且活得好,這個在過去普及時代根本不需要考慮的笨方法,現在則需要撿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走紮實。這樣,家電行業才有涅槃重生的可能,要不然,等待家電行業的隻有一年更比一年糟糕的慘淡行情。
分享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家電想賣賣不動?或許因為廠商未能潛心研究年輕人》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